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2章  (第1/2页)
    早上吃的是油煎野菜馍馍,咸味儿糊糊,还有南瓜糕,江六还拿了三个给朱磊带去吃。    吃过早饭,一行人急匆匆的走了,村长和曹三丫也和他们同行。    村长虽然年纪大了,但身板子还是挺不错,他们赶路都累的喘粗气儿,人还只是脸色发红。    今日是收九河村往上这一段的秋粮,到他们村时,估摸着要申时初,村长家三个儿子都在。    大儿在差役们面前露过几次脸,往年交秋粮也是他出面,之后会由他接任九河村村长,所以今日老村长才能出来。    路上少有闲聊,大家都在埋头赶路。    在县衙没耽搁多久,这会儿还早,江建昌不放心村长一人回去,要给他找个歇息的地方。    老村长为自家事儿跑这一趟,给人买碗茶喝是肯定少不了的,在茶馆儿等上两个时辰,他们再一同回家。    村长板着个脸:“上啥茶馆?我和你们去码头瞧瞧。”    别看他当了这么多年的村长,一年最多也就到镇上三四趟,码头还一次没来过,现在很多事都交由儿子去办,但下户这种事儿,还得他亲自说明缘由。    到了镇子路就好走了,尤其是到码头这条路,连小坑荡都是没有的,路也宽敞,能并行三辆马车。    码头附近也有好些村子,这可就比他们那三个村子富裕,这一河段的鱼儿更金贵。    村长感慨:“要是咱们村也能修桥就好了,到时候走码头比走镇子还近。”    清溪镇河岸对面有两座桥,马家桥往上七十里到潘家石桥后三十里,都属于清溪镇管辖。    有两座桥通镇子,一座是县衙出钱建的,另一座是合建的,九河村在两座桥居中,所以县衙绝无可能再出钱修桥。    如果九河村有桥,这桥的位置就在码头和镇子之间,更偏向于码头路段,但这段水域很急,且底下有暗流。    在这样的地方修桥,要耗费多大的人力财力?浮桥不安全,渡船过不去,除非是大石桥。    村长自己都笑了,有一座桥倒是可以修,这桥可太有名了,水域情形和他们村相似,花了一千四百万银。    九河村九十二户,每人出十两银子,也才九百二十银,四百八十口人,也才四千八百银。    每人出三千两,或者每户一万六千两,也就能修这大石桥了。    江家人觉得村长可能是昨夜没睡好,在说糊涂话,一万六千两?你去问每户要一百六十文,看人愿不愿意给。    “哈哈,胡思乱想罢了。”村长摸了一把胡须,越想越乐,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敢想的。    能从马家桥过,不给过路钱已是好运,还想修桥?果然是人越老越糊涂啊,想法越来越离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