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3节  (第2/2页)
摸着是薛筝新收的爪牙。    曾几何时,薛筝这个圈子的人她也是都认识的,现在竟然添了不认识的,池棠脑中突然冒出“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的诗句,随即又觉得不太合适,摇摇头抛开,上前向薛筝行礼。    薛筝却侧身避开了她的礼,冷笑道:“我哪有这个面子受池乡君的礼?”    池棠默默直起身。    果然是来寻衅的。    也是,爹爹都跟齐国公闹翻了,她跟薛筝自然也陌路了。    想想还挺难过的,不由看了薛筝一眼。    薛筝却勃然变色,压了压怒火,又是重重一声冷笑:“太子又不在,这副楚楚可怜模样做给谁看?”    池棠心中微恼,绷起了脸。    薛筝“嗤”了一声,道:“我道怎么突然攀上了上洛公主,原来是有其父必有其女,这忘恩负义的架势都是一脉相承的!”    池棠突然抬眸,语气中仿佛憋着气:“薛郡君现在说的做的,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吗?”    池四姑娘的生气看着一点都不吓人。    薛筝轻蔑地看了她一眼,嗤笑道:“是又如何?你们都做得,我还说不得了?现在谁不知道池长庭一朝得势,翻脸比翻书还快!”    池棠忽地冷笑一声,抬了抬下巴,不甘示弱道:“陛下天恩浩荡,我爹得陛下的势有什么错?公主身份尊贵,我敬她有何不妥?莫非齐国公觉得普天之下,我爹只能依附他一人?敬他一人?”    “池棠!”薛筝怒不可遏地冲上前,抬手欲扇,却被人捏住了手腕。    抬头,见青衣冷冷看着她。    “好!好!”薛筝气得浑身发抖,狠狠甩开青衣的手,拂袖而去。    气走了薛筝,池棠没有觉得多开心,甚至心里空落落地难受。    齐国公有没有害阿娘尚无定数,薛筝就更加无辜。    她见了薛筝,一面怨恨,一面又觉得歉疚,心情复杂又沉重。    现在好了,索性撕破脸,也不用复杂了。    就是心里还是有点难过……    池棠站在亭外水边,茫然不知所往。    爹爹说,只要半个月,他派去调查芳姑的人就能有消息了。    如果证明芳姑所言属实,那肯定是要与薛家势不两立的;可就算证明芳姑有问题,他们和齐国公府的裂痕也已经造成了。    事关阿娘之死,她和爹爹不可能无动于衷。    可是只要一动,无论结果如何,爹爹跟齐国公都会离心。    这……似乎是个必败的局面……    秋深水冷,风瑟瑟一吹,遍体生寒。    池棠拢了拢衣襟,叹道:“回家吧……”    低头走出一步,忽然,簌簌叶落声中,一缕琴音悠悠潺潺。    池棠蓦然止步,神色古怪。    自从重生再识秦归后,她对这种莫名其妙出现的琴声都有阴影了。    这么冷的天,跑到水边弹琴?真不是来勾引谁?    然而细听之下,这曲子却是一点勾引的意思都没有。    曲曰《秋云》,端凝雅肃,意蕴悠长。    池棠听了一会儿,轻哼一声,朝琴音传来的方向寻去。    隔得不远,绕过几株黄叶树就见到抚琴者。    也是在水畔亭中,木叶飘落间,白衣清雅,卓然出尘。    他微垂着头,双眸半阖,指下不急不缓,姿态甚至有些慵懒。    池棠面无表情地看着,内心毫无波澜。    上回在普明寺也是弹这一曲,就不能换一个?    这次又想干什么?    才这么一想,琴音乍停,亭中人抬起头来。    隔着二三十步距离,隐约觉得对方朝自己笑了笑。    池棠却警惕皱眉,脚步一退,打算走了。    这时,亭中人起身抱琴,施施然朝她走来。    池棠犹豫了一下,又停住脚步。    从前在江南时见秦归,穿的是一身白衣,后来进京以琴艺入翰林,穿的是官服,今天见他,又恢复了白身,应该是断指之故。    秦归代她断指的事,虽然听说爹爹和太子都替她报答过了,但她并没有亲自谢过。    不管怎么说,秦归因她而残,她这样见人就跑,好像不太好……    看着秦归走到距离她约十步远处,池棠便掐着点盈盈一拜:“上回秦郎相求之恩,池棠在此拜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