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6节  (第2/2页)
心中对他的戒备和芥蒂不必早前少。    柏远适时开口打断,“二哥,你怎么也不多到京中走动?我同三哥都很想你。”    柏誉应道,“久在岭南,对京中气候一时有些适应不过来,日后会去的。”    柏远笑,“那二哥日后你可得多回来。”    柏誉抿唇。    ……    另一辆马车上,苏锦也正想着盛家的事。    今日便要到盛家,昨夜,柏炎便同她提起过盛家家中之人,她在心中简单过一遍。    盛家如今当家做主的是太老夫人,也就是柏炎的外祖母。    太老夫人育有一儿一女,大女儿是柏炎已过世的母亲,二儿子是盛家已过世的老太爷。    老太爷早前也只有一个儿子,唤作盛峰,与柏炎和柏誉本是同辈,后来岭南爆发一场瘟疫,盛峰年轻轻轻便染了瘟疫去世,家中只留下了一位周夫人和三个小女儿。    所以盛家这位太老夫人有时做法偏激,七十八岁的高龄还照看着盛家,其实不易。    苏锦撩起帘栊,朝着窗外轻轻叹了叹。    盛家只剩了一群孤儿寡母,外祖母对柏誉应当寄予厚望。    但她对柏誉寄予了多少厚望,便对柏炎持了多少成见。    柏誉是外祖母带大的,盛家子嗣凋零,外强中干,所以柏誉自幼见到的应是一个外祖母强撑着的盛家,但柏炎不同。    柏炎是老夫人带大的,自幼见惯的是侯府在京中的显赫地位。    外祖母对柏炎天生便带了戒备。    苏锦缓缓垂眸。    ……    不多时,马车在盛家门口缓缓停下。    侍从放了脚蹬,白巧扶了她下马车。    盛家是严州的高门邸户,大门处的匾额上题写的“盛府”二字,应当还是早前御笔亲赐,所以当年柏炎的父亲迎娶柏炎的母亲也是门当户对。    只是后来盛家后继无人,逐渐没落了,这才又衬出平阳侯府的显赫来。    苏锦下了马车,正好柏誉同柏炎,柏远三人也下了马车。    盛府大门口已有人在等候。    苏锦抬眸打量,是个年纪在三十岁上下的妇人,还牵着一个□□岁大的女儿。    苏锦想,这应当就是盛峰的夫人周氏,周氏身后的应当就是盛家最小的女儿,盛妍。    周氏缓步上前,款款大方,脸上带着笑意,应当也是出自名门之后,身后的女儿盛妍就乖巧跟在周氏身后,既不淘气也不怯场。    在场,周氏最年长。    柏誉和柏炎都拱手唤了一声,“嫂子。”    柏远照做。    苏锦也跟着福了福身。    周氏长相端庄,笑容温婉,应得柏炎在,周氏也福了福身,唤了声,“侯爷。夫人。”    柏炎伸手,作相扶状,“嫂子折煞我了,唤柏炎就是。”    盛峰年长过二哥和他,他唤周氏一声嫂子也妥帖。    柏炎言罢,转眸看向苏锦,“阿锦,这是嫂子。”    苏锦上前,随柏炎唤了声,“嫂子。”    周氏笑了笑,叹道,“郎才女貌。”    柏炎也笑了笑,又朝周氏道,“嫂子,这是我四弟,柏远。”    “见过嫂子。”柏远是自来熟。    周氏亦笑笑,“青出于蓝。”    柏远难得在京中得此夸赞过。    周氏又道,“都是一家人,当做自己家中便好。”    柏远点头。    “妍儿来,”周氏亦唤了身后的盛妍上前。    盛妍恭敬福了福身,“盛妍见过表叔,表婶。”    唤表婶的时候,特意看了苏锦一眼。    苏锦笑笑。    她亦笑笑。    柏炎叹道,“都长这么大了。”    盛妍却往后躲了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