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0章把厨房赚了回来  (第2/2页)
来。    她准备记帐时才想起,今天记着回来,还是忘了买笔墨纸砚,不禁懊恼。    “诚儿、芽儿,你们都给我记着,下回再去镇上,别忘了买笔墨纸砚,咱们应该做个帐本了。”    柳青青抚额,无奈地将这件事交给小弟小妹来帮着她记。    “知道了,姐姐,我们下回什么时候再去镇上?要等下次集日,是不是太久了?”    柳诚点头,看着姐姐,他觉得,其实每隔两天就去一趟,不管赚多赚少,总是一个赚头。    像上回那样,虽说在镇上跑了一天挺累,但也有几两银子收入。    “嗯,先等外公和舅舅帮你把新屋那边弄好,这两天我和你姐姐也要去趟山上,找找可当作料的东西,也看有没有木耳摘,手抓饼不能每次都卖酸菜和酸豆角,会吃腻的。”    说到这里,柳青青有些担忧地拧了拧眉。    “下回咱们就不用那么多手抓饼了,可以多弄点蛋糕和烤鱼,再加上烤鸡块试试。”    其实真说起来,手抓饼每次都要裹面皮儿,还要准备几只大坛子,还不如用箩筐能装很多的烤鱼、蛋糕。    而且,有了吉祥酒楼的加货,不难看出,烤鱼和蛋糕更有市场。    在南街那家糕点铺子真的仿出蛋糕之前,她总要加把劲多赚一点回来。    而手抓饼,根本没什么技术含量,都卖了三回了,除了本身不愿意动手的有钱懒人,稍微有点心思的,都不难做出来。    看来,下次可以减半了,去东街和南街卖卖就好。    思索着下次的生意,柳青青出了东屋,就看到乔喻凌挑着水走进院子。    如今他们的院子都是实墙院子,院门也不再是篱笆门了,而是实木门扇。    虽然虚掩着,外面的人却不探头进来,是看不到院子里情况的。    院子从乔家一直连到了隔壁柳诚的地里,将整块地连那座竹棚也给圈了起来。    竹棚被反向重新开了门,做为一只大鸡笼。    因此,围墙上方,柳青青和乔喻凌商量过,这两天就在墙头再扎上竹篱笆。    将围墙拉升两米,以防止鸡借着靠墙的竹棚,飞到墙头跑出去。    当然,她要建养鸡场,就不会只靠着一个竹棚当鸡笼。    因而往东一侧面向乔家这边,预留了空地,还要再建一座大鸡舍。    大鸡舍分两间,以上下三个鸡笼的叠加方式来建成,比较节约空间。    当然,不能因为柳诚还住在乔家不用搬去新屋,就将那里都当作养鸡场。    地方很大,等地沟修好,就会用竹子编出密实的竹墙,将鸡舍和院子再圈出来。    为了合理利用空间,新屋靠着乔家这边,留了一条巷子去后院竹林,厨房也建在这边。    堂屋很大,有个后门通往后面库房,左右偏屋进身很深,可以隔成明暗两间,再往东还有一间略窄一些的屋,也能隔成前后两间。    不过现在都空间,并没有做隔墙,柳青青说,将来入住时,以衣柜隔开便好,内室外厅的格局,好住。    再过去有条宽屋檐走廊,隔开鸡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