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3页  (第1/2页)
    他们互相对视一眼后,忍不住凑过去请教,看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岳同志,可以帮我看下这道题吗?”    岳瑾瑜倒是好说话,来者不拒的给他们讲起来。    听了他简单易懂的讲解,男知青们十分佩服。    “岳同志,我们明天还能过来和你们一起学习吗?”    走之前,知青们期待的问。    “当然。”岳瑾瑜看了身旁人一眼后同意道。    知青院。    回去以后,男知青们还忍不住夸赞岳瑾瑜,说他实在聪明,自学都能有这种水平。    “真是好笑,他一个小学都未必读完的人,能有什么水平!”红秀听到他们的话,语气嘲讽。    虽然平日男知青都会让着女知青,但她这样无缘由的嘲讽他人,总归惹人不喜。    “岳同志确实只念了小学,但许多我们都不会的题,他都能解,是真有水平的。”    “对啊,你是没见,冯老师有的题还要他讲解呢。”    “胡说八道,若是有题冯老师一个高中生都不会,那他就更不可能会了!”听到这话,红秀直接从房间里出来。    “你要这么说,我也是高中生啊,还是海市的高中生,不照样有题要岳同志帮我讲。”一位海市男知青道。    见他们都说岳瑾瑜好,红秀更加生气:“那他讲的也未必是对的,说不定就是胡乱糊弄你们的!”    “话说,岳同志又没招惹过你,你为何看他不顺眼?”有男知青见她胡搅蛮缠,忍不住问。    真说起来,红秀也不过是因为“冯康平”对她冷遇,所以迁怒而已。    这话自然不能宣之于口,红秀哼了一声后,脸色不怎么好的回房间。    高考消息传开后,想参加的人很多,却并不是人人都能有条件弄到课本来复习。    假如同知青院里有一两个人有书,那还好,还能借着抄一抄,大家一起学。    然而,有不少穷困的地方,那里根本找不到课本,知青家里一时也想不到办法,许多知青因为没书能复习,只能白天焦急,晚上哭泣。    为了支援农村建设,他们已经将最美好的年华挥洒在田间地头,如今好容易有机会可以回家,可以学习,却只能眼睁睁错过,让人如何不痛苦?    好在,赶在高考前,许多知青意外到达功德商店,他们甚至没有多余的心思去怀疑这个地方,二话不说直接换来许多课本。    某地,知青院。    徬晚,从地里回来,累了一天的知青们应该赶紧生火造饭了。    然而想到回家的希望近在眼前,他们却只能错过,根本没人有胃口吃饭。    “快来看,看我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