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2页 (第2/2页)
帝生母,理所应当应该摄政。 那边,舒云直接拿出了第一道诏书,王太后一看,她才不相信这是自个丈夫留下来的呢,毕竟那时候,她头上还有一个婆婆呢,因此,她当即认定,这是矫诏。矫诏这种东西,在汉室再平常不过了,但凡是没有在石渠阁备案的,那都是矫诏。甚至有的时候,皇帝自个也是玩这一套的高手。 汉室矫诏的大臣其实不少,如果做的事情合乎皇帝的心意,那么皇帝那边肯定是罚酒三杯,然后这事也就默认了,遇上心情好的时候,还会额外增加一个手续,将这事手续给补齐了。但是呢,刘家的皇帝,最擅长的就是,嘴上答应你一件事,甚至诏书也给了你,但是除了你之外,没人知道,你到时候真的按照这诏书做事,那么,你就完蛋了!薄昭怎么死的,罪名之中就有一个是矫诏。 在另外一条时间线上,窦婴也是因为这破事死的,为了让窦婴坐实了矫诏的罪名,田蚡直接防火烧掉了半个石渠阁,这下子算是死无对证了! 王太后认准了这张诏书就是矫诏,顿时感觉自己拿住了舒云的把柄,真要是先帝尸骨未寒,舒云这个先帝遗孀就矫诏想要限制先帝生母,这样的话,完全可以将舒云这个儿媳妇踢出局啊! 甚至,王太后琢磨着,即将登基的太子年纪不小了,肯定是养不熟了,干脆看看让皇次子上位好了。 可惜的是,王太后的如意算盘很快就落空了,她这边刚刚喊着皇后矫诏,那边舒云就淡淡地说道:既然太后认为是矫诏,那就去石渠阁调取存档吧!rdquo; 见舒云言辞这般笃定,王太后就有些不确定起来,但是,她还是坚信,根本不存在这样的诏书,因此就安心坐在那里等待。 结果没过多久,就有诏书送过来了,不光是舒云手上这一卷代表了孝景皇帝的诏书,居然还有之前太皇太后窦氏的诏书,诏书上非常明确,那就是王氏德薄,不足托社稷。 德是一件很重要的东西,王太后自己立身不正,当年一听说太子宫中要选美,立马将前夫踹了,连同女儿都丢在前夫那里,然后包袱款款,就去参加选秀了。 在寻常百姓人家,这种行为尚且要被人戳脊梁骨,皇家呢,甭管内里怎么样,外表都要表现出相应的道德标准。你连自己的丈夫,孩子都不爱,百姓凭什么相信你会爱这个天下呢? 孝景皇帝嘛,当年也没想过这个在自己面前非常恭顺的女人居然会有这么旺盛的权力欲望,虽说他知道王氏当年入宫的时候并非处子,但是具体怎么回事,他其实懒得去管,最多以为王氏当年新寡罢了!老刘家不在乎这个,像是当年的薄太后,其实原本也是别人的姬妾。所以后来孝文皇帝登基,还有人质疑过孝文皇帝的身世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