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3节  (第2/2页)
来县城住上半年左右,跟他们念书的时间差不多。    这样可以一起待在县城,回清溪村的时候也可以一起回去。    只要玉娇待在他的身边,他心里就踏实多了。    …    黄昏的时候,宋子桓来了,他只看到赵玉书一个人在看书,却不见纪少瑜的踪影。    “他呢?”宋子桓问道。    “纪少瑜去了书斋了。”赵玉书懒懒道,纪少瑜不在,他一个人看书总爱犯困。    “他今天才从清溪村回来,玉娇的信不可能送去书斋啊?”    “他这个时候跑那边去干什么?”    宋子桓狐疑道,据他所知,无涯书斋里的书,纪少瑜都看得差不多了。    赵玉书对着宋子桓嘿嘿笑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少瑜他想在咱们入学的时候,把玉娇也带到县城里面来。”    “他这不是去跟我小舅舅商量的吗?”    宋子桓的嘴角抽搐着,目光里满是鄙夷。    只听他不悦道:“他疯了吗,玉娇在家里不是过得好好的?”    赵玉书闻言,顿时觉得好笑。    他看着宋子桓,戏谑道:“怎么你们一个个的,都比我还在乎玉娇那丫头呢?”    “少瑜怕她被我三婶家那个大侄子哄走了,想要把她带进县城里来。”    “你觉得她在家里好好的,根本没有必要折腾。”    “照我说来不来都好,反正在县城里还有我呢。”    宋子桓好一阵无语,不过他眉头微微挑动,试探性地道:“是那个叫胡勇的小子?”    赵玉书点了点道:“就是那个,少瑜告诉你的?”    “哼,纪少瑜他会跟我说?”宋子桓冷哼。    他忽然有点明白,纪少瑜为什么突然回清溪村了。    可不就是个半大的小子,他至于那么紧张吗?    宋子桓心里满满都是鄙夷。    赵玉书抓了抓头发,一脸迷茫地看着宋子桓道:“不是少瑜说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都是在他回来以后才知道的呢?”    宋子桓看了一眼赵玉书那迷糊的样子,没有解释,而是转身走出去。    赵玉书见他就这样走了,自己琢磨道:“不会是,玉娇也给你写信了吧?”    宋子桓的背影一顿,并未回答,继续往前走。    赵玉书说完,自己先摇了摇头。    如果玉娇也给宋子桓写信了,他这个当哥哥的自然会知道的。    暗暗将这念头给否决的赵玉书丝毫不知,他其实已经猜对了。    …    无涯书斋的二楼,余长江看到纪少瑜来找他的时候,还嬉笑道:“是不是钱掌柜又去烦你了?”    纪少瑜摇了摇头。    他坐下来,与余长江面对面地道:“我查看过无涯书斋里你四处搜集来的孤本,其中以海航线路图和传    记最多。”    “小舅舅是不是有出海的打算?”    余长江没有想到纪少瑜简明要害,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心心念念的想法。    “是有这个念头,不过州府的保存的线路图不流于市,我现在还没有找到可靠的人,出海也只是想一想而已。”    纪少瑜微微颔首,如果余长江已经找到了可靠的带路人,那他也就没有必要出现在这里了。    第92章 指路(二更)    “我近日有幸看到过一份邸报,当年随番邦来使出海的章亭煜大人因得罪太后,被流放至岭南木江县。此人见多识广,海航远邦,曾有东海活地图之称。”    “小舅舅若真想出海,那便亲自跑一趟木江县,花些银子把人赎来。”纪少瑜道明来意。    余长江站起来为纪少瑜倒茶,面色激动道:“你说的这个人,我也曾有耳闻。”    “他可是位居正四品的鸿胪寺卿,大名鼎鼎的京官,怎么就被流放到了岭南那偏远之地?”    纪少瑜抿了口茶,不紧不慢道:“京城风云际变,如今皇上要亲政了,太后不愿放权,总会有几个沉不住气的老臣遭殃。”    “这些都是听书院里的老师们谈论来的,具体的我并不清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