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生成不入流小导演_分节阅读_105  (第1/1页)
    事实上,谢思清不是没看懂。    电影,他看了太多,分析了太多,年轻时可能看不明白的那些个片子,如今早已不再具备任何难度,即使比这隐晦百倍的比喻他也能看得出来。    对于这部电影,他只是不适应。    和隐晦无关,片子就是烂。    那个导演这话一出,评论里面全是嘲讽。    所有人都在笑话他拍了烂片还不承认。    不过,那个导演一个月前开始消停。    可能是投资方的意思。    投资不知公司找了一个什么人来,深谙宣传之道,花钱登了一些影评,意思是“智商180以上的人才能看懂这部片子。”    虽然,本质上的意思和导演的那句“看不懂的人都蠢”似乎也没相差很远,然而效果却是天差地别。    几篇通稿一出,竟然陆续有些观众表示“明明就很好懂啊~”    虽然,大部分人,还是骂烂。    谢思清随手翻了一翻其他主创人员的微博。    大部分都声援剧组。    只有那剪辑师非常特立独行。    他在前几天发了一个视频链接,题目叫做“剪辑师本人剪辑的版本。”    话听着很拗口,好像之前那版就不是他剪的似的。    下面一条评论或者转发都没。    他一共只有几十个粉丝,其中多少是活跃的还不一定。    估计也没几人看见这条微博,看见了也不会点,点了也不会看完,好几个小时呢,谁会浪费功夫看一部烂片的所谓“剪辑师本人剪辑的版本”。    就算再推十个新版,依然不会有谁看的。    不过谢思清却是摸进去看了。    没有想到,一看就是几个小时,早已过了平时睡觉时间。    片子节奏完全变了,叙事手法也不相同,还有很多剧情被他丢弃。    有些地方额外加了配音,能听出来很不一样,不过也不影响具体解读。    这就是为什么剪辑师能决定一部影片好坏。    导演提供一段段的素材,剪辑师根据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来选取素材并进行拼接等,就相当于是后期导演。剪辑师决定每个镜头的快慢和长短,在一次次的剪切、转切、叠化等手法中清晰地描述一个有力量的故事。    到了最后,谢思清只觉得眼前有那么一点模糊。    竟然看得哭了……    之前在影院里完全没有发觉这部电影有着一个如此感人的结局。    谢思清想,也许没有几个人会知道,这是一部被导演和制片人毁了的原本可以很优秀的作品。    谢思清完全能想象得到,导演和制片人是怎么逼迫他将片子剪成那个鬼样子的。    所以,他才会在影片已经上映之后,又很不甘地自己重新剪了一次。    谢思清呆呆地坐了半晌,然后给那剪辑发了一条私信。    问他愿不愿意加入自己的新剧组。    剪辑师的位置一直在空缺着。    之前问了几个,不是已有片子就是回家结婚,没有一个能来。    这回的话,老天保佑……    谢思清觉得还是挺有希望的。    这部烂片一出,谁还会找他呢?    私信过去二十分钟之后,谢思清收到了回复。    打开一看,怨气冲天:“我不剪片子了。我要去捡破烂儿。最讨厌你们这些自以为是的导演。”    傲娇得吓人。    谢思清立刻给他再次发信:“不要捡破烂儿。来剪片子吧。”    然后,又balabala地说了一些自己对他的欣赏,还有绝对不会过多干预的承诺。    等了半天,没有回音。    再发一封,还是没有回音。    一个小时之后,谢思清发了他第四封信。    结果显示无法送达。    ——他竟然被拉黑了。    ☆、第50章 开机(1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