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节  (第2/3页)
不支持她的猜测,他们将会感受到更加强烈的失望。    “要等完善了检查,出结果后才确定。”舒檀笑了一下,安慰他们道,“既然已经来了,那就先好好休息。”    等出了病房,回办公室的路上,唐静静忍不住问道:“师姐,你只道他是什么病,是不是?”    舒檀笑了一声,没说是,也没说不是,只握紧了手里一大叠患者的治疗资料,“回去再说。”    办公室里已经有人在问舒檀怎么去那么久都不回来了,猜测是不是新收很麻烦,正说着话,就见舒檀忽然一阵风似地进了办公室,把手里地东西往桌上一放:    “今天这个病人,简直就是老天爷特地送来给我的!”    她这话一出,大家都笑了起来,“到底是什么样的疑难杂症只能你来,别吹牛。”    舒檀哼哼两声,甩出一张片子,“看看就知道了。”    被真菌啃食了将近三分之一肺部的片子是震撼的,当它出现在所有人面前,整个办公室都安静下来,随即便是一阵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太可怕了,别说初出茅庐接触临床没多久的学生,就连邢明源和杨玥这样有一定年资了的医生,都沉默下来。    平时有个麻烦一点的病例都要讨论一下的众人,此刻竟然没有一个人先开口。    直到张璇被舒檀叫过来,接过传递到眼前的片子,先是深吸一口气,随即笑了声,“舒檀,你不跟史教授打个招呼?”    “我这回不用他压阵了!”舒檀正在劈里啪啦开医嘱,闻言手一顿,抬头有些郁闷地回应道。    “那这回还能发核心不?”邢明源凑过来,神秘兮兮地问道,“哥能跟你买个第二作者当当不?”    “滚蛋!”舒檀伸手推开他,然后就听见徐丹露在跟陆标他们解释大家为什么会这样。    大家之所以惊讶,首先自然是病情危急,其次则是,同样的病人,差不多五年前的那个冬天舒檀接收过一例。    不过那个时候她才刚读研究生,连执照都才到手还没捂热,就在值班日接到这样一   个病人,来得时候很虚弱,跟今天这个病人差不多,甚至情况还要更坏一些。    当时还以为是结核,值班医生病人实在多得不行了,发热门诊和其他科室一直在叫会诊,便说这个病人就让舒檀管吧。    她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戴着两层口罩走得虎虎生风,自信满满,结核嘛,有什么难的。    可等一见病人,现实立即给了她两个大嘴巴子,那张肺部ct的片子上被啃了快一半的肺就像一张血盆大口,吓得她冷汗刷的下来了。    屁的肺结核!这根本不知道什么病!    她一个研究生才上临床几天呐,哪里见过这样的病症,立刻就打值班医生的电话,结果那边一直占线,她一慌,就打给了导师史今。    正值周末,史教授出门诊,接到电话着急忙慌就上来了,看了病人,先把孟主任叫回来,接着放射、感染、血液、皮肤、病理、免疫、检验等等科室的主任都过来了,来了一次许久没试过的院内专家大会诊。    舒檀当时都吓傻了,这怎么回事,绝症啊?    大佬云集,也没她一个小兵说话的份,只能听着,看着患者一直发热不退,肺内空洞继续增大,甚至他的皮肤和骨头都遭受到啃噬,心里不停地打鼓。    诊断过程异常艰难曲折,舒檀本来想把这个烫手山芋还给值班医生,史教授却道:“你自己管,到时候写一篇论文。”    “我不会,我怕搞砸了。”她实话实说。    史教授白她一眼,“不会就学,你来这儿不就是学的么,反正大家都不知道现在什么问题,你大胆管,我给你压阵,有任何不懂的随时问我。”    那是舒檀最艰难的一段日子,病人情况太差了,她每下一个医嘱都战战兢兢,最开始甚至连配药的生理盐水该用100ml还是250ml都不敢确定。    幸好没过多久,患者确诊了。    舒檀将刚从患者身上提取出来的肺泡灌洗液送到检验科的细菌室之后,负责微生物检测的王主任建议做一次二代测序,但患者的家庭早就因为这个病一贫如洗,二代测序费用高昂,他们掏不起,还是史教授从当年自己的科研经费里确认的,等于是捐助。    二代测序结果出来以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