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第1/3页)
    大厨房里油锅滋啦啦爆响,黄栀子身上吊着大围裙,麻杆一样瘦小,却将锅铲挥得虎虎生风。    她在做辣油花甲,旁边的瓦罐里煲着酸菜大骨汤,川蜀的火辣和东北的豪爽搅在一起顺着门缝溢出来,勾人味蕾。    周未歪在客厅茶几边的地毯上,用沙发当靠背,旁边堆着大大小小的蕾丝边靠垫,他和黄栀子两人吃饭从不正儿八经地摆桌,都是窝在茶几上解决。    浓郁的饭菜香飘出来,周未却莫名怀念起不时抱怨的寡淡来,可能自己真的被蒋孝期养成了一只羊。    黄栀子呵着手端汤、上菜,又去盛饭:“老板,需要帮忙洗手吗?”    周未抽了纸巾懒洋洋地擦。    黄栀子颠颠儿从冰箱里扒出几罐啤酒,转着看保质期,一屁股在周未对面坐下,呯呯掀开两罐。    “喂!好歹我也是听说你的饭票飞了,第一时间赶回来烧菜煮饭的,员工如此敬业不值得老板给个好脸儿吗?”    “你元旦不回家?”周未嘬了个花甲,辣到喉咙冒烟,赶紧喝汤,又酸掉牙,只好搓着五香花生喝啤酒。    黄栀子吃相仿佛拍了一期荒野求生:“不回,我在工作啊。”    “这月劳务费还没给你,”周未手里攥着蒋孝期给的一万块,舍不得花,欠薪一般底气不足。    黄栀子就着酸汤嘬花甲:“你借钱给我、帮我找工作,还给我地方住,再伸手要你的钱我还是人吗?”    这小丫头喝着啤酒翘着腿,有股子泼辣豪迈劲儿。    “你怎么想我不管,反正我是把你当朋友的,在我们老家,跟朋友这么见外是要翻脸的,喝!”    她忽然意识到自己入戏太深,赶忙狗腿地趴到茶几上按住周未的啤酒罐儿,赔笑:“对不住啊老板,逾越了,我干杯,您随意,随意……”    周未给他逗笑,跟她碰杯子:“你哪个老家?怎么从东北到四川的?”    “我小时候生在四川,让人贩子拐了,”黄栀子跟他一块儿搓花生:“特别小,两三岁吧,我完全没有记忆,就给带到东北,卖给我养父母了,他们没儿没女,买了我当成亲闺女养。”    挺惨的经历,周未唏嘘,面上风平浪静,等她继续说。    “嗯,你肯定觉得我给拐卖了挺惨的吧,其实我在我爸妈家里,就是我养父母家里,那段日子算最幸福的了。他俩从没告诉我不是亲生的,对我特好,反正我觉得我比周围好多亲生的崽子还像亲生的……对了,我还和我妈长得挺像,你说奇不奇怪?”    黄栀子呵呵笑,像是自己也觉得神奇,说话的语调不自觉透出东北口音来。    周未听见这句,忽然抬起眼看了看黄栀子,没有血缘关系的养女和养母长得很像?    “不信吧,”黄栀子翻手机,随后递给周未看:“喏,自己看,有图有真相。”    是一张像素不太高的照片,曝光也有些过头,显然不是她目前这部手机拍摄的,兴许是之前流行过一阵的卡片机或老款拍照手机。    画面上一个梳顶髻的女孩大概十来岁模样,穿着学芭蕾的练功服,身后一左一右站着一对中年父母,三个人都在笑。    那女孩显然正是黄栀子,精巧的五官再长十年也还是没太长开,没有女大十八变的神奇蜕变。    她歪着头,站姿不自觉带出些舞蹈的架势,笑容是发自内心的,仿佛能飘上晴空一般无忧无虑。    周未的视线移到养母身上,她穿碎花连衣裙,发型有些过时,也不化妆,同样笑得灿烂,嘴角勾起的弧度和黄栀子的确相似,也是小巧的巴掌脸。    “像吧?”黄栀子很得意,灌下一大口酒。    周未把手机还她,心里想的却是其他困惑,人和人之间的相似度可能从0到100逐渐过渡,孩子可能百分百像父母,也可能像七八分或四五分,但亲子鉴定的结论不是这样的……要么是0,要么是1。    “你回了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