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 61 章  (第1/2页)
    我们一行人在城中打探了打探,发现这西安平跟临湘县十分相似,整个城内的粮行只有城东安平粮行一家,并且是由三个粮商共同组建的。    要说安平粮行和临湘的秋谷粮行唯一的不同,大概是安平粮行是三位粮商自发组建的,跟官府太守没有关系。    于是我们三人一合计,就打着卖粮食的名义,进了安平粮行,见了粮行的小掌柜张仁。    当然,卖粮食这件事也确实不是骗人,桃竹还有一千多石粮食托给王紊照看呢。    “姑娘,久等了。”一名穿着皮袄的男子匆匆走了进来,见我们都站着,侧出一只手,“各位姑娘请坐。”言罢又扭头吩咐一旁的杂役:“上茶。”    待没人面前都摆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之后,张仁才道:“听闻今日姑娘是要卖粮食吗?”    桃竹点了点头:“正是。”    张仁又道:“在下可以瞧一瞧粮食的品质吗?”    桃竹抬了抬手,澜儿拿出一个小袋子放到了桌子上。    “粮食有一千多石,产于南方临湘。今日来此寻买家,只带了这么多。张先生看看如何。”桃竹把米袋往前推了推。    那张仁也不推辞,拽过米袋,看了看,又伸手抓了一小把,闻了闻。良久点了点头,将米放了回去:“姑娘这粮食品质不错,闻起来还有微微香味,这样吧,我按照高于市场价五十钱买下。”    “市场价是多少?”桃竹问。    “三百钱。”    “三百钱?”我故作惊讶,“为何这么少?我怎记得兖州一代的市场价是四百钱来着?”    张仁听了肯定了我的疑问:“这位姑娘说的没错,兖州确实是四百钱。”    “那为何,张公子这里却便宜了一百钱?”澜儿问。    张仁笑了笑:“姑娘有所不知,几月前北方一代遭了白灾,兖州一代成为各受灾郡的购粮地,因此粮价上升。”    “我听闻西安平受灾时封了城,你们粮行粮食如此充足吗?”许离黎问。    张仁摇了摇头:“并非如此,安平粮行的粮食一开始也是不够的,那时粮价也很高。只是两个月前太守薛大人,突然拿出粮食低价卖给我们,并且特意嘱咐不要提太多价格,因此那以后安平粮行的粮食便以三百钱出售。”    两个月前?那不正是赈灾粮食被银发女子劫走不久吗?!    这太守有古怪!    “原来如此,那就按照张公子的价格吧。”桃竹应道。    张仁犹豫了片刻,道:“姑娘,你这粮食品质确实不错,如若运往兖州一代估摸着能卖四百五十钱,你确定卖给我?”    桃竹点了点头:“我尚且有事在身,不愿再来回奔波,就按照张公子的所给 的价格就好。”    那张仁听了也不再推脱:“如此张某就在所不辞了,不知何时可交货?”    桃竹顿了顿:“两日后吧。”    临出粮行前,桃竹又问了一句:“对了,张公子可知近来有无外人在封城时进城?”    张仁摇了摇头。    “那张公子可知城中有无粮仓?”    张仁又摇了摇头。    “那太守住在哪里,张公子总知晓吧。”    张仁笑了笑:“这是自然,太守名为薛芮那,府邸靠近南门,姑娘去了便知。”    桃竹道了谢,便领着我们一行人前往城南。    “这太守名字也太奇怪了吧,怎么听着不像是中原人?”我呼出一口热气,暖了暖手。    “确实,不过狗皇帝应该还没对外族人放心到让他当郡守的地步。”澜儿若有所思。    “这里毕竟靠着边疆,皇帝不会那么傻。”桃竹一边张望一边道。    这时一群小孩从我们一行人身边跑过去嘴上还嚷嚷道:“快走快走,南水湾冰碎了,咱们去掏鱼。”    掏鱼?我心中涌现一股羡慕,听糟老头子讲过河流结冰打个洞就能掏鱼,我还没试过呢!    打定主意,等有空我也去南水湾掏掏鱼玩。    我们一路向西,走到城中大道上又一路往南,不一会儿就到了城南门。    “不是说到了便知吗?”我看了看面前高耸的玄色大门,“我怎么不知道太守府在哪?”    桃竹停了下来,四处张望:“难道是我们走过了?”    “你们看那,人似乎都在向那处走。”许离黎指了个方向。    朝着她指的方向望去,确实见到那边人流比较多。    我仔细一看,瞧见他们手中拿着的是....酒壶?又踮着脚尖往那处望去,远远瞥见“芮那酒坊”四个大字。    我嘴角抽了抽:“那个,薛芮那是太守的名字没错吧?”    “没错。”桃竹应道。    这还真是到了便知啊。    “那边有一个酒楼名叫芮那酒坊。”我顿了顿,“我想跟太守应该脱不了干系,咱们去看看吧。”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