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页  (第2/2页)
  间或她抽时间与柳香君去各处看房子,从五六处房子中选了两处,又与屋主另择了时间谈租金。    如此闷头忙碌了几日,忽的便得知,第二日苏莫白便要离开江宁,回去京城。    夜里她躺在塌上,耳边是另一间房中李婆婆无奈而心酸的叹息声,那竹制凉席已经有了些年月,她在睡梦中便听了一晚上的咯吱咯吱声。    第二日一家人早早起身,李氏将提前准备的干粮与卤肉等吃食用油纸包了,李婆婆将这几日为苏莫白亲手缝制的衣裳袜子鞋垫用包袱皮裹了。    芸娘出去招了辆骡车,扶着阿娘与阿婆上了车厢,在令人压抑的沉默中,几人被骡马载往码头而去。    此时码头的人并不太多,诸多等客的船只都还空荡荡。    故而一群身穿同样月白袍的学子,因为与岸上另外一群着装不同的学子嘈杂的道别,便显的格外引人注目。    即将启程,船只上的船夫吹动号角,催促着学子们快快上船。    听到号角的学子便一个个往船上而去,三五人围在一处说些闲话来。    船舷边上,苏莫白虽已经上了船,却站在船边探着身子,往远方眺望。    晨光中隐隐望见一辆骡车渐渐靠近停下。    从车厢中先跳下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又出来一位身材纤细的年轻妇人,小女孩与年轻妇人双双伸出手,将最后一位老妇从车厢扶了下来。    老妇双脚踏在地上,身子往前一晃,脚步便略显蹒跚。    苏莫白再也等不得,扶着船舷便跳下客船,双腿深深没进河中,挣扎着上了河堤,一身淋漓的往骡车处奔了过去。    李婆婆上前几步,瞧着他裤腿边撒着水滴,面上极力浮上笑容,柔声道:“这孩子……”    祖孙惜别,自然又是一场目不忍睹的画面。    一个强忍着泪眼谆谆嘱咐,一个哽着喉头频频应着。    双双忍泪的背后,是一个对另一个的宽慰。    李氏与芸娘瞧的心酸,却也不忍去打断,毕竟苏陌白这一走,阿婆再想见着他又不知是何年何月。    苏莫白与阿婆依依惜别之时,一艘小舟渐渐靠了岸,从小舟上下来一位戴着头巾打扮极为朴素的妇人。    ------题外话------    似乎人人都有秘密~    第19章 王夫人的薄情郎    妇人衣着虽寒酸,却伸手将一锭足足一两的银锭递交给船夫。    初绽的晨曦穿透朝霞,散射出几缕金线,余光照射在银锭子上,反射出银闪闪白茫茫的灿灿之光。    便是这令芸娘极为喜爱极为熟悉的光芒引起了她的注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