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养老(双更)  (第1/3页)
    李长盛、崔雪华、李诚安都知道,有些事被李礼知道,会是一场腥风血雨。所以他们瞒着李礼,等时机成熟,也等李礼成熟了,让她慢慢接受这些事。    二月末,李长盛和崔雪华收到了好消息。第二天李礼就要回学校了,李礼离家的情绪重,他们打算过些日子,等李礼开学适应了,再打电话告诉她。    二孩政策开放,媒体报导铺天盖地而来。李礼宿舍里的一个学姐夸张地说:“我爸妈,半只脚都进棺材了,还想着生个二胎。”    另一个学姐说:“国家把欠他们那代人的生育权还回去了,当然要好好利用啊。”    宿舍里就二孩政策进行了一番高谈阔论。    李礼只知道,国家的每个政策都关乎着未来二十年、五十年的生活环境,政策正式开放之前,就有人口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针砭时弊长达数年,现在落实到具体政策,说明这是目前的最优解。    李礼没什么大的看法,她反倒好奇,四五十岁的人,真的会为了多生一个孩子,健康都不顾吗?没了高潮的中年夫妇,为了孩子强行交配,想想都好搞笑。    可她有种强烈的预感。    果然,下午她接到了崔雪华的电话。    “李礼,你干嘛呢?”崔雪华的语气特别温柔。    “刚午睡完。”    “妈妈跟你商量件事,好不好?”    “什么事?”    “妈妈和爸爸想了一下,我们周围好多同事都决定响应国家号召,要生二胎了,我和你爸本来没想这事的,但你有个阿姨说,独生子女以后等父母走了,就孤孤单单一个人,再生一个,兄弟姐妹以后能互相照顾。”    “嗯。”    李礼平静地答复着。    “妈妈昨天去医院检查过了,妈妈怀孕了。”    隔着电话,李礼快要窒息了。    她觉得好恶心,四五十岁的人,为了一个孩子交配,他们怎么做得出的?可是也没人说四五十岁的人就不能有交配权。    她努力地克制自己,跟崔雪华说:“我没事的,你自己好好注意身体,也让我爸平时少在家里抽烟喝酒。”    “我和你爸爸都会注意的。”    李礼没有像他们预料地那样闹脾气,而是体谅,理解,关心他们,崔雪华欣慰地流出热泪,说:“李礼长大了。    “我第二节有课,挂电话了。”    李礼挂断电话。    有什么东西堵在她胸口,她很难受,很不解。她觉得自己被放弃了,甚至,他们还要用各种借口、谎言,将他们的行为合理化。    真是自欺欺人。    李礼选择克制情绪,理解他们,只是因为她知道父母对自己有养育之恩,她只能接受他们给的,而没有资格去质疑、去干涉,甚至是去谈论他们的选择。    她下午的确还有一节课,但她翘了课,她步行了两个多小时,走到李诚安的工作室。一路车水马龙,汽车的声音和人群的声音杂糅成一团,展开后,就是她皱巴巴的生活。    她到李诚安工作室,他们已经下班了,工作室的门紧锁,今天连值班的人都没有。她打电话给李诚安,“叔叔,你在哪?我可以见你吗?”    李礼很少这样问,她如果这样问他,一定是出事了。好巧不巧的,李诚安收到了李长盛的微信,李长盛说他们备孕成功了。    李诚安回:告诉李礼了吗?    李长盛回:你嫂子和李礼打过电话,李礼表示很理解。    真的理解吗?如果她真的能理解,为什么还会打电话给他呢。    李诚安对李礼说:“你找个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