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节  (第1/2页)
    罗正泽想了想,“其实我知道的也不多,主要是萌萌喜欢她。当初《木兰》刚出来那会儿,萌萌还在读高中,墙上挂了不少她的海报。女孩子嘛,追星就爱叽叽喳喳跟人安利,耳濡目染的,我也了解了一些。”    程又年没说话,凝神听。    其实放在娱乐圈里,这只是个司空见惯的故事。    几年前,《木兰》刚上映时,有人质疑导演,这样大的制作,为什么会让一个寂寂无名的新人独挑大梁?    最初的采访里,昭夕坐在镜头前,带着七分天真、三分狡黠,如实说——    “我也不知道梁导为什么看上我。那天下午我在练功房拉韧带——快期末了,我们有文艺汇演——结果拉到一半,老师就站门口冲我招手,问我有没有兴趣去试镜……”    电影大火,关注的人也很多。一时间,评论趋于两极化。    一部分人说昭夕天生丽质,被一眼相中也不稀奇。    还有一部分隐晦地笑了,开玩笑说“怕是试镜的地方有张红沙发吧?”    红沙发是个隐喻。    当年的好莱坞,演员们参加试镜的地点常常放了张红沙发。若是想拿到角“色”,就自觉关上门,以色易“色”。    空穴来风罢了,却没想到在学校里也能传得沸沸扬扬。    那一阵,昭夕人前人后都能看到饱含深意的目光,听到不堪入耳的谣言。    都是电影学院的年轻人,向往鲜花着锦,渴求烈火烹油。而今身边的人平步青云,多少人意难平。    近在咫尺,说不定不是昭夕,就是自己。    可偏偏又不是自己。    后来成为导演,她的处女作《江城暮春》上映时,获奖无数。    她又一次站在镜头前,接受人群的询问。    “为什么不当演员,改行做了导演?”    “头一部电影就有这么大的制作,又收获颇丰,你是什么心情?”    “大家都说你资源好,背后有一整个京圈的势力,你认为这是你成功的原因吗?”    可聚光灯下,他们聚精会神地问,却从不认真听。    她说,    不当演员,改做导演,是因为祖母去世。祖母一生从事表演工作,遗憾于一直活在别人的故事里,却没能讲述她心里的故事。    媒体写,    昭夕谨遵长辈之命,迫于无奈,弃演从导。    她说,    头一部电影制作挺大,这点要感谢投资方的看好。我认为只要故事足够好,剧本下了苦工,哪怕导演是个新人,也足以打动投资方。    媒体写,    昭夕发布会称电影成功全靠金主,只字不提演员。    她说……    她说了很多,但等于没说。    每看一次娱乐版面,她都只有一个反应    ?    ??    ???    后来就不说了。    根本没人在听,她又何必多费唇舌?    罗正泽打了个呵欠,很快睡着了。    程又年却没有睡意,失神片刻,从枕边拿起手机,打开浏览器。    指尖在屏幕上停顿了好一会儿,才输入两个字    “昭夕”。    蹦出来的词条何止上万条。    为首的几条是——    “昭夕的背景”。    “昭夕爱睡小鲜肉吗”    “昭夕x欲强”    “昭夕的金主是谁”    ……    他匆匆扫过,眉头一皱,最后点进了网页推荐的第一条视频。    那是《木兰》刚上映时,昭夕第一次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