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6节  (第2/2页)
燕无恤笑道:“若当真如此,想必是你来作的裁决,偏心了我。”    苏缨小心翼翼将书藏了起来,仿佛随口问——    “你为什么忽然要将这么重要的东西,托付于我啊?”    燕无恤顿了一下,答    “还不是你连血海和阴陵泉都找不到,再不用功,可就一辈子都打不过我了。”    苏缨不服气的轻哼了一声。    又过了一会儿。    燕无恤轻声道:“好生保重,我先去了。”    她依旧低着头,没有说话。    “阿缨?”    苏缨还是低着头,只留给他微垂的洁白额头,还有轻敛的眉峰。    她手往前伸了伸,轻轻抓住他的手,双手甫一接触,细细的指尖便微微颤抖起来。    燕无恤手上一凉,低头看去,只见自己手背上不知何时多了一滴水。    苏缨仍旧没有抬头。    她轻轻的开口,声音很低,说得极慢,一字一字的:“你放心去吧,自己保重啊。”    他五脏六腑似都糅杂、碎在了一起,多日心中闷忿,时时的天人交战,似忽然寻到了一个内出口,心情绪翻涌如波涛汹涌,奔腾嘶吼,直欲倾泻而出。    想不顾一切将这个为他担忧,又恐他挂怀,明明不舍,却又半字不说的姑娘抱在怀里,带着她远走高飞,甚么也不管、甚么也不顾了。    从此,江湖路远,山高海阔,并辔仗剑,不负此生。    这冲动太猛烈,像重重潮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撞击着胸膛。    手腕轻轻的颤抖,指尖发着烫。    然而最终,所有的情绪都只化作了喉咙间低低的一声:“好……”    门打开,又阖上的声音。    有些急。    黑衣人独自走出,下了台阶,走到院中之时,忽然听到身后穿来一声清脆的:“燕老二。”    他回过头,月明千里,野栈披霜。    满月一样的窗前,苏缨探出半身来。    眼圈红红的,神态却半点不见萎顿,骄矜得一如初见之时,气势凌人的冲他吼道:“你若失信于我,就是个始乱终弃的大忘八,我一辈子也不会原谅你的!”    他忽然长声大笑,豪气应道:“好!”    应罢,翻身上马,踏月而去。    ……    第二日晨起,鸡鸣方打过三道,苏缨便结了账。    她依旧是昨夜的淡蓝衣,浅紫裙,头发高挽,面罩轻纱,自马棚中签了马,折返方向,往西陵而去。    官道上,南面而去,明显跟自己同向的人便多了起来。    北向之人少之又少,若有见着,大多不是平民百姓,或官差、或零散的县军,不一而足。    到了这个地步,再迟钝的人,也能明显感觉到长安的异样了。    苏缨感觉自己像是被身后车滚的声音催着在前行,行人甚少交谈,静默、混杂、紧张的气氛无声流动着。    她在心里盘算自己以后的打算。    当是先要去河洛府接阿曼的。    然后呢?    却不知长安都乱了,天下会不会都乱,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那日在陆家庄看到的响马会不会变的到处都是。    是了,要回家。    或者、是混在哪个镖队里,暗中保护阿爹阿娘。    也或者、收几个徒子徒孙,其中或有成才者,能在她半吊子的功夫下都能有本事,就极好了。    ……    然后呢?    烈日昏昏,照得头晕脑胀。    苏缨牵着马,慢慢的走到一丛树荫下。    像是下意识的逃避着什么想法。    贴身放着的一卷书卷,隔着薄薄的衣料,烫在肤上。    那里,心脏扑通、扑通、 扑通,缓慢沉着的跳动着。    苏缨站在路边,望着过路的人,身体像木桩子一样,一动也不动。    轻疾马蹄声响,有一队旗帜飞扬的几十骑的骑兵奔来,扬起尘沙一丈来高。当前一男子,锦衣鹤服,面容白净清秀,双目雪亮如鹰隼。    他余光瞥见树荫下立的一人,面色陡变,猛地掣缰,马匹嘶吼抬蹄。    苏缨不躲不避,任他看着。只灰尘迫近时,咳嗽几声,稍稍避了避身。    “苏缨?!“    锦衣男子惊呼。    苏缨神色如常的笑着与他打招呼:“李司丞,久违了,别来无恙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