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节  (第2/2页)
    施开开:“玩个游戏啊!”    殷虹:“什么游戏?”    施开开:“做题!”    ***    七八月是旅游旺季,天气好,学生又放暑假,好的旅游团早早已被预订完。    警局里有同事在说家里孩子想出国游,让大家推荐靠谱的旅行社,有人扔了张名片过去,说:“这家旅行社,上回我们去查案拿回的名片,价格看介绍挺实惠,你自己查查。”    同事问:“这家有没有什么坐邮轮的线路?我家那小子说想体验一回海上飘。”    项警官在一旁听见,突然一怔,记忆像洪水开闸,轰一下将他涌没。    “我想起来了!”他倏地拍桌喊了一声。    “哎嘛,你吓死我了,干什么呢,想起什么了?”    项警官立刻打开电脑搜索新闻,没多久被他找到,“果然——”他说,“王杰老婆自杀的那条新闻出来的同一天,电视上还放了星海号五周年的新闻,记得吗?”    “没留意,怎么了?”    项警官说:“我在星海号的新闻里,看到了殷虹,你看——”    他指向暂停的视频画面,画面上全是哀痛的遇难者家属。    穿着黑色衣服,挽着发髻的殷虹站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刚好被镜头拍到。她存在于画面中的时间足有三秒,所以项警官对她存有印象。    同事惊讶:“你记性也太好了。”    又皱眉:“她是遇难者家属?就算是,两个新闻出现在同一天,是挺巧的,不过这说明什么问题?你怎么老想这个?”    项警官的直觉告诉他,有迹可循的巧合绝对不是巧合。    他迅速查找记录,翻出王杰的妻子吴慧的档案,看完后又继续查找其他资料,并拜托同事:“你去查一下殷虹的哪个亲属是星海号的遇难者。”    同事无可无不可地照做。    片刻后,信息汇总,项警官说:“五年前星海号上,游客和船员总数共计252人,其中212名游客中,154人都是广电集团员工以及员工家属,星海号在太平洋上出事,最后仅幸存26人。”    “吴慧当年正是广电集团员工,她参加了这趟集团组织的旅游,并且,她是幸存者之一。”    同事说:“我查过了,遇难者中有一个叫齐嘉俊的,五年前二十一岁,刚入卫视台实习,他是殷虹的儿子,遇难者之一。”    信息都已找到,遇难者齐嘉俊的父亲和幸存者吴慧的丈夫是赌友,幸存者吴慧自杀了,自杀时间碰巧是星海号事故五周年之际。    太巧合了……    但又不能证明什么。    项警官看着电脑视频,过了会儿,开口:“你看,她面无表情,不哭不笑,不吵不闹,是不是比周围人都要冷静。”    “……好像是。”    “儿子死了,儿子的同事活了下来,然后这同事,五年后又死在了她儿子遇难的同一天……”项警官自言自语。    “什么意思?她儿子又不是人家杀的,那是整艘邮轮都遇难了。难道她找人给她儿子陪葬?变态么?”同事胡说八道。    项警官倏地看向对方:“也不是不可能。”    “别开玩笑了,我就是随口瞎说说的……”同事最后半句语气迟疑。    从警多年,他们不是没有遇到过更不可思议的案子,很多罪案也是在大胆假设中才求证到结果的。    “殷虹现在在哪?”项警官问。    ***    飞机上,殷虹做完心理测试,佳宝帮她计算结果。    殷虹问:“算出来了吗?”    佳宝说:“算出来了。”    “是什么?”    “intj。”    “这是什么样的?”    佳宝:“intj的人是完美主义者,他们具有极富创意的头脑,并且思维严谨、逻辑缜密,有不可动摇的信仰去促使他们达成目标,对自己的行事方式十分坚决,无视反对意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