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节  (第2/2页)
这心思吧,咱们是谁?就是朝廷有事,也轮不得到你我伸手。”    三个月前前往下属县衙巡查归来的程啸在城郊遭遇匪寇袭击,当时路过的杜渐以一敌众,以极漂亮的身手自匪徒手里救下了他们,接而又在驾着牛车进城的杨禅协助下共同捉住了匪徒头子。    自此,他们俩就被程啸重金聘请留在府内,当了三十个护卫的头儿。    一个小小护卫,能跟朝政挨得上边儿?    杨禅点点头。正要出门,陈四又慌慌张张地跑进来了:“大人来了!”    杜渐未及抬头,程啸已经到了门下:“能出门了吗?利索点儿!”    由于两人于程啸还有救命之恩,素日进出他极少摆官老爷架子,颇称得上和善。    今早不光是急召,还这样一见面便沉脸厉声地,更兼这般等不及地直接寻了过来,就显得有些不寻常起来。    “不知要去哪儿?大人只管吩咐便是!”杨禅应道。    “刚才收到知府大人传来的急件,说是南康卫有人往长兴州来取卷宗,人已经来了两日却未曾前来报到!”    程啸说着把手里一封信递过来,面色是少见的凝重:“我先前已让人去打听了一圈,确定就住在同庆客栈。你们俩赶紧负责带人去把他给迎进府来!”    杨禅接了信纸:“人到了客栈两日,居然也不曾来个消息?”    程啸拂袖道:“说是来取物,看这情形,自然是来巡察的意思!这些兵油子,惯会捉咱们这些地方官的把柄敲榨揩油!    “先在客栈里住上两日才着人来传讯,这不是明摆着想‘微服私访’查到点什么然后好拿来敲我竹杠么!    “眼下又值花朝节期,可钻空子的地方太多了,你们速去速回,别给我捅漏子!”    去年北边两省闹饥荒,加之朝中党争不断,举措失当,导致各地近来闹事者也层出不穷。    近几年海面不是那么平静,东瀛人常在海面搔扰,武将们本就容易受提拔重用,加之匪情一出,各级官府必须倚仗卫所平乱,便使他们气焰越发嚣张起来。    南康卫是负责镇守湖州、嘉兴的卫所,难免跟地方官员有些这样那样的冲突,程啸私下里不待见,明面上却不敢得罪。    杨禅把信递给杜渐。    杜渐垂眼扫了两行,目光忽定在信纸上:“姓沈?”    “有问题?”程啸看过来。    杜渐定眼看了半晌,摇摇头把信折起来:“不,没问题。”    第002章 姑娘哪里人?    长兴州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知州府距离同庆客栈隔着三条街,而客栈相邻的街头则有座清泉寺。    时值花朝节前夕,由于城里庙会也设在这个时候,大清早的路上已经人头涌动。    大宁高祖是马上得的天下,追溯历史,祖上原有北地胡人的血统,立国后民风开放,每年的花朝节,无论大江南北皆很隆重。    隆重到什么程度呢?还没到正式节日,此刻连街边卖早点的摊位也已坐无虚席。    杜渐到了客栈前,指着对面酒馆跟杨禅道:“你先过去,我去打几斤酒,明儿夜里咱们喝两盅。”    杨禅向来爱酒,自无异议。    到了酒馆里,店家扭着粗壮腰身走过来,接了银子立时下去沽酒。    杜渐拿了撮柜台上的核桃仁,捏开薄衣塞进嘴里。    “店家,来三斤花雕。”    两颗核桃刚下嘴,身旁又来了个人。    杜渐听到这声音即停住了咀嚼,扭头看去。    这人也看过来,自他半垂的眉眼扫到他下巴与上身,随后才看向应声前来的店家娘子:“我要头锅水熬就的烈酒,烦请帮我拿三个葫芦分装着。”    杜渐收回目光,嘴里核桃咽下,却到底没忍住,又把头偏过来:“官话说的不错。燕京人?”    长缨瞥了眼他,却没吭声,右手五指搁在桌面上悠然轻磕。    杜渐琢磨了会儿,又打量她手指,看到她拈袖口落发的时候不经意露出的掌心,指根处几个茧子很是明显。    略顿,他又问:“练家子?”    长缨停下指尖,眯眼瞧着这人。    “头儿,五爷他们在找您!”    刚拉开架势,黄绩就自门外快步进来。    长缨深望了眼杜渐,掏出块碎银子跟店家接了酒。    杜渐望着她背影,依旧若有所思。    “小姑娘是长得不错,只不过看起来脾气不小。”店家支着柜台笑道。    杜渐笑而未语,喝了口茶,拿酒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