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1节  (第2/2页)
往外走,楼梯上人来人往,有刚上完国关课的留学生用法语讨论着什么。    “我说真的,”一个女生一边走一边道:“我发现写论文真是第一生产力!从我开始提前写毕业论文以来我已经把我们宿舍大扫除了三遍了……”    另一个女生说:“我从开始写review以来已经把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的致富经看了一百多期了!我发现养猪这件事很有意思……”    ……    许星洲目送着那两个研究生按电梯上楼,估计是上去找导师的,然后她电脑的电源线啪叽一声掉在了地上。    程雁在外头喊道:“赶紧!这节课pre是你做!”    来上课的人熙熙攘攘, 许星洲一扯掉在地上的电脑线,喊道:“我知道啦——!”    然后许星洲赶紧抱着电脑冲了出去。    外头万里骄阳,楼外晒得爆炸, 程雁啪地撑开遮阳伞,说:“粥宝, 一眨眼我们就是大三老黄瓜了。”    许星洲笑道:“嗯, 马上还要当腌黄瓜呢。今年看这模样估计忙得很。”    然后两个人走进了炽热的阳光底下, 地面犹如铁板,许星洲穿着小皮鞋都感受到了五十六度的地面温度, 立时倒抽了一口冷气。    “……太热了,”许星洲痛苦地道:“怎么可以这么热……”    程雁大方地说:“午饭我请你喝柠檬水,到时候再说吃不吃。”    许星洲眼睛一亮。    然后程雁又莞尔道:“你家师兄呢?”    许星洲眼睛里的小星星立刻没了,她叹了口气, 抱着电脑加快了步伐    祸不单行,教室里空调居然坏了。    老师只得大开着门, 开着窗,窗外蝉鸣不断。    在社科院系里新闻学院算男生很多的院了——男生多意味着他们稳定地发着臭,许星洲顶着酷暑做完了小组pre。她讲了一通当前热点的中非关系,又分析了一点当地经济和产业链的适配程度,下去之后就昏昏沉沉熬到了下课。    程雁推了推她道:“下课了。”    许星洲又揉了揉眼睛:“……嗯?嗯……”    许星洲站起来收拾包。    大三的课程半点不松,甚至花样百出,许星洲上了几个星期的课就觉得很疲惫,加上暑假也没能出去玩,窗外传来军训的新兵蛋子们喊口号的声音。    李青青好奇地问:“你男朋友呢?跑了吗?”    许星洲点了点头。    “这几天是不会见到他了。”许星洲不爽地掐着自己的小挎包,像是在拧着什么人的脖子,说:“他们数院的大四有个field research,这几天不在学校。”    估计是天气太热,事事又不太顺,男朋友还滚去田野调查的缘故,许星洲看起来,好像有点低落……    李青青忍不住摸了摸许星洲的肩膀。    她刚想安抚两句,就看到了许星洲握住了拳头,喊道:    “——今天我听说本部食堂的有凉粉了!”    “青宝,我去去就回!”    …………    ……    学校的一切,实在乏善可陈。    无非就是上课下课作业和课堂活动,周末去开个学生会例会而已。学期初试听课,窗外有军训的倒霉蛋愣是被迫跑到了南区,在外头声嘶力竭地喊着口号。    许星洲在周五下午没有课,而秦渡也不在学校,没法拉他出去浪,她就躺在宿舍里发呆。    312宿舍的天花板上悬着灯管,下午阳光金黄璀璨,蝉声长鸣。    他们居住的老校舍少说也有三十年历史了,许星洲挂床帘的绳子上被她绑了几只鹅黄色的莎莉鸡,此时呆呆地转着圈圈,许星洲想起自己大一时晒成一只煤球,在十一假期即将开始的那一天,笨拙地把这个床帘挂了上去。    那年军训即将结束的时候,许星洲交上军训心得,赤日千里,当天下午就买了一班绿皮火车,无声无息地跑去了中国的角落——彩云之南,滇池洱海。    十八岁的她只背了个双肩包,包里揣着五百块现金、银行卡和身份证,只身一人,无声无息地跑去了中国的西南角。    ——彩云之南。    那里梅里雪山千里延绵,水云浩荡。    泸沽山水一色,飞鸟掠过如镜湖面,纳西族女人嘴唇涂着口脂,面颊红如晚霞,她们一敲皮鼓,手上银饰铮然作响。    十八岁的许星洲笑着在湖边抚摸松鼠的肚皮,用刚胁迫客栈老板学来的半吊子纳西语告诉那些姑娘‘你很漂亮’,‘你很美’——那时她在湖边拍照,离开的时候弄丢了自己的身份证,差点连学校都回不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