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6节  (第2/2页)
们会得到所有晚辈的祝福语。    这个重阳节过得比过年似乎还热闹一些。    “杨婆婆会带花吗?”    纠结的甜妹儿,已经被爷爷奶奶牵着,准备重阳佳节的运动——登山。    至于登山的目的?    除去庆祝节日,还有收获老天爷的眷顾礼物——漫山遍野的花椒。    作者有话要说:  写完啦,么~晚安好梦    **    小时候的重阳节要吃重阳糕,要喝菊花茶……    端午节要泡澡,要吃粽子,要看人山人海龙舟比赛——    元宵节,要吃汤圆,要去参加灯节——    中秋节,要吃月饼要全家赏月要团聚——    春节,数百人的家庭聚会——    还有曾外祖父生日,也是一次大团聚过年——    ……现在,还有啥呢?越来越简单……    **    第109章 比弩与鸟雀    九月九重阳佳节, 全村村民们登高, 是三村中碧山村独有的风俗民情之一, 是世世代代流传至今的民俗。    至于原因?    建国之前, 三村按属性划分。    碧水有溪, 碧土有田地,而碧山村背靠二碧山紧连三碧山。    这并不是说, 其他村就无山无水。    根据老一辈世世流传的说法, 碧水村的那条溪、碧土村的那片田地、碧山村的神山, 是老大爷赐予三位祖宗的宝藏。    更现实的原因则是, 二碧山三碧山以外,四、五、六、七等碧山,其他山里头都有大型野兽,除去猎人,汉子们都不敢轻易进入,更不谈老人们。    现如今, 三二碧山虽被收回,属于种花大家庭。但碧水村与碧土村,仍旧无重阳登高传统, 且心底隐隐约约,把这三座山依旧归给碧山村。像是一件约定成俗的事儿。    总之, 碧山村属山,在建国之前,村里许多信仰与山多多少少有点关系。就比如二碧山顶娘娘庙、山脚下土地庙、祭拜山神日、屋门前煞神吞口等。    清晨,早饭后, 村民们集合在平坝里头。    此时东方才开始泛红,朝霞多姿,是一天中最漂亮的时候,呼吸新鲜的空气,林间处处鸟叫雀鸣,还有山娃娃们嘻嘻哈哈的声音。    好不欢乐。    “张队长,咱们队里也得留人干活,昨天最后一担谷子受雨潮,还得晒两天。”带着□□花的张老爷子,瞅着热热闹闹的人群,微微皱眉道。    今年村里头有新建立生产队,这重阳登山的活动,也就变得没那么简单。老人们都想去爬山,求山神保佑,年轻人则想借着这一难得机会,集体休息游玩一下。    张队长点头微笑:    “这点咱们昨晚商量过。九月十月都是农忙,难得的长寿节。以干部为首,留少部分人在村里继续干活,多算一工分。你们大部队去登山。要知道,每年此节山里的收获,顶咱们干许久哩!”    最后一句绝对是真理。    六十年代末以前,家家户户捡野菜、挖陷阱、捡野鸡蛋,都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并不像后面的红色时期间,只能偷偷摸摸‘忙活’,如今九、十月份,不仅仅是地里丰收的季节,还是山里丰收的季节。    统计下来,山上的村民们接近两百人,主要以家户分队,人丁稀少的人家,则自动插入别人的队伍,家中长辈为首。今年的登山活动搞得好像一次热热闹闹的集体野炊。    有一天队伍特殊,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组成一队,走在队伍最前面,作为领头羊。不用干活,他们今日得到的工分,与最高队伍等同。    兴奋激动的甜妹儿,被爷奶一放在地上,便扯着二姐三姐的手,在人群堆里窜来窜去,嘴角不歇,精力旺盛。    “臭师父,白爷爷,白奶奶,大海宝,来咱们家!”大力士甜妹儿,努力扯着面瘫脸夏老爷子,往自家队伍方向。    得到晓丫头与思丫头崇拜的眼神。    两丫头见妹妹特别执着,也悄咪咪跑向前,想要帮她一把。就连大海宝也偷偷摸摸走过来,一排小脑袋悄无声息靠近夏老爷子。    “咳咳咳!”    夏老爷子连续三声重咳,吓得思丫头僵在原地,大海宝连忙把使坏的手乖乖背上,而晓丫头则皱着脸纠结“新衣服与妹妹那一个比较重要”。    “噗——”白老爷子看得有趣,看着小豆丁们请求的清澈明亮目光,毫无原则道,“我们这边人少,叶家人丁兴旺,刚好能组成一个队,挺好。”    一番客气后,临时队伍组成,期间叶老爷子瞪好几眼夏老爷子,两者的面瘫脸似乎有加重的趋势。    总之,除去留守叶二叔夫妇剩下的叶家人,白家祖孙,夏老爷子,成为一个队伍,他们能采集的野果野菜野料野味,都是今天大家伙挣得的工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