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6节  (第1/2页)
    程询立时笑起来,转头时对怡君道:“修衡来了。”    怡君亦循着声音望过去。    高大、俊朗的男子身侧,是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出奇的好看。引路的管事、唐府随行的小丫鬟站在一旁。    “叔父!”修衡欢天喜地地跑向程询。    “慢点儿,慢点儿。”唐栩柔声叮嘱着,加快步子跟在儿子身后。    程询一把将修衡捞起来,轻轻拍了一巴掌,“动辄就跑。忘了上回跌跤的事儿了?”    修衡想一想,却说:“不疼啊。”    唐栩笑着接道:“还是摔得轻。”    走上前去,对唐栩行礼,“妾身问唐侯爷安。”本该更加恭敬些,但是因为那个可爱的小人儿,会心的笑容就怎么也忍不住了。    唐栩往一旁侧身,又后退一步,笑着拱手还礼。    “是婶婶?”修衡悄声问程询。    “对。”    “那我要下去。”修衡挣扎着下地,竟有模有样地给怡君行礼,“问婶婶安。”    “快免礼。”怡君弯腰,素白的手伸出去,握住修衡一只热烘烘的绵软的小手。    连唐栩都惊讶了,“几时学会的?我都不知道。”    “今天。”修衡答着父亲的话,仰着小脸儿看看怡君,又看看程询,抿着小嘴笑起来,大眼睛亮晶晶的。    “想什么呢?”程询笑问。    修衡由着怡君握着自己的手,站到她身侧,说:“要偷偷告诉你和婶婶。”父亲告诫过他,不准当着人的面儿说谁好看不好看的话。    这时候,程夫人笑吟吟地迎出来,与唐栩见礼之后,便看向修衡。    修衡仍是小大人模样的行礼请安,引得程夫人立时笑出声,将他抱起来,“走,快进屋里。”    在厅堂落座后,说笑一阵子,唐栩对程询说:“有点儿事得跟你说说。”本就是自家孩子想见新婶婶、程夫人想见见修衡,他真没什么好担心的。当然,事情也是真有。    程询起身道:“那就去书房。”    唐栩则问儿子:“是跟着我们,还是跟着程家祖母、婶婶玩儿?”    程夫人柔声商量修衡:“我们修衡就留在这儿吃点心、下五子棋,好不好?”    修衡稍稍想一想,“好啊。”又指着随行的小丫鬟对父亲说,“晓瑜陪着我就好了。”    程夫人和怡君相视一笑,到这会儿,对这小娃娃出奇的聪明、懂事已是见怪不怪了。    “不准淘气。”唐栩叮嘱一番,又对程夫人、怡君说,“请二位多担待。”随后与程询相形出门,去了外院。    在书房落座后,程询亲自沏了一壶茶,斟茶、落座后才问:“今儿事儿不少吧?想跟我念叨哪几桩?”    “倒是真让你说着了。”唐栩笑了笑,从袖子里取出两封信,“你先看看这两封信。”    程询接过信,“方便么?”    唐栩颔首。    程询取出信件来看,一目十行地看完,嘴角一抽。    第57章 百宜娇    (五)    东次间临窗的大炕上,修衡坐在炕几北面,慢条斯理地吃着一小块枣泥糕。    “好吃么?”等他吃完,程夫人满脸笑意地问。    “嗯!”修衡用力点头,“好吃。特别好吃呢。”    程夫人眉开眼笑的,望着亲手给修衡端来杏仁银耳羹的怡君,“是婶婶给你做的。”    修衡也望过去,“谢谢婶婶。”    怡君笑着,把一小盏杏仁银耳羹放到修衡面前,“等会儿喝几口就成。”就快到晚膳的时辰了,不想这孩子吃喝多了以至于吃不下饭。    修衡的小胖手碰了碰碗盏,察觉到还很烫,立时移开去,问:“这也是婶婶做的吗?”    “是啊。”怡君含笑点头。    修衡就说:“那我要喝。”    怡君和程夫人都笑起来,后者点一点修衡的眉心,“给你准备了一道佛跳墙,我去厨房看看。让婶婶陪着你,好不好?”    “好呀。”修衡眉开眼笑的,“祖母会做佛跳墙吗?”    程夫人点头。    “真厉害。”小小的孩子由衷感叹着。    程夫人起身,笑望着怡君。    怡君便说:“娘,我尽力。”她并没什么哄孩子的经历。    “有事就命人唤我回来。”    怡君说好。    等程夫人走后,修衡一本正经地看着怡君:“婶婶说会尽力,”他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呀?”    晓瑜站在一旁,觉得自家少爷说的话好像不大对劲,想出声缓解,偏又没词儿,急得什么似的。    怡君笑着坐到修衡一侧,略一思忖,索性跟这孩子开诚布公:“婶婶以前没哄过小孩子,怕惹得你不高兴。”    修衡想了一会儿,仰头看着她笑了,“不会的。我不用婶婶哄啊。”    那管小声音,清脆、稚嫩又甜美,说的话又是这样贴心有趣,怡君不由得笑了,“其实吧,我是没跟你这样聪明的孩子打过交道。你现在才三岁左右吧?”    “是呀。”修衡点头,又认真地问,“我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