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节  (第1/2页)
    刘遂歌是低了头,嘴里温柔应“是”。    心头嘛,刘遂歌只有冷笑了。    是啊,多么的一片和平啊。已经废了一位婕妤,加上她本人流产了四个皇嗣。唯有赵皇后带着陪嫁,嫁进了皇家。这才是平安的诞下了一位嫡出皇长子。    这等皇宫后苑,真是有够和平的。    “可朝堂之上,却是奸妄横行……”说了这一句话时,兴宁帝的脸色,那黑的真是跟锅底一般样。    其中的怒气与寒意,真是能冻得人感觉到了帝王心底的恨。    “圣上乃天子,圣上如今是风华正茂,您早晚有一天能行明君之事,留芳万古的。”刘遂歌附合了话。嘴里却是一字不提了,那什么奸妄,那什么摄政王的。    刘遂歌的心头却是琢磨起来。    看来这些日子的风声,倒非空穴来风。    天子、皇后的娘家赵氏一族,还有摄政王,这真是要斗上一回了。    天子这当了七年多的空头帝王,一直没摸着无上的权柄。当一个盖章的橡皮印,想必帝王的心头闷了无数的怨恨。    至于皇后的娘家赵氏一族?    在皇长子未出生前,也许赵氏一族会忍让一翻。如今嘛?    对于摄政王的存在,赵氏一族肯定要斗上一斗,毕竟,关乎了太子的储位啊。    这个太子的储位,摄政王不会给的。毕竟,若是国立太子了,当今的天子还不亲政?那能说得过去吗?    名正言顺。    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琢磨起来,可又不简单。    “是啊,早晚有一天……”    兴宁帝也是咬牙切齿的吐了这么一句,道:“朕亲政了,必然是行了明君之政。”    当晚。    关于兴宁帝的秘报,就是上了摄政王司马铭的案上。    兴宁帝的不满,还有刘德妃的圆滑。    在秘报之上,简短几字,摄政王司马铭还是品了出来。    “看来,圣上心急了。”    摄政王司马铭简单的说了一句。至于刘德妃?    一个皇宫后苑的嫔妃,只要守了本份,摄政王司马铭还是不会为难的。毕竟,摄政王的眼中,尚有更多的要事去关注。    至于兴宁帝?    兴宁帝一直以来,被摄政王高高挂起。    摄政王在意的,是那些暗中想投靠向了帝王的人。毕竟,在摄政王的眼中,那些想当了从龙功臣的虫子,更可恶啊。    “王爷,您当有决断了。”    幕僚劝了话。    有些话,不用讲透,点到即止。    幕僚的一些劝进之语。摄政王听了许多。他当然知道,他的属下与幕僚们,也是有从龙之功心态的。    毕竟,摄政王出身皇家宗室。    在天下人眼中,摄政王也是有帝王的继承权。    要说当年,摄政王司马铭没能坐上帝位,未尝不是因为他没个继续人。如今世子司马仁摆那儿,还是一位儒雅君子,更是定下了婚事,与谢氏一族的谢蕴将要成婚。    这等情况下。    摄政王司马铭有些意动了。    皇位?    天子之尊?    司马铭在思考一下后,说道:“本王要考虑考虑。”    这一话,从摄政王的嘴里吐出来,幕僚脸露惊喜。    前面多少回,劝了这等话。    摄政王都是按下不表。如今,看来兴宁帝想亲政的心思,确实是让摄政王不满意了。特别赵氏一族在背后的小动作。    摄政王一系都是瞧在眼中,急在心头。    要知道,这些人的荣华富贵,全是系在摄政王的身上。    这政治场上的站队,赢家通吃,输家肯定惨淡收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