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节  (第1/2页)
    于是在一次下课间隙,他缓步走到蒋晓鲁身边,微笑询问,你好像不太喜欢这门课。    蒋晓鲁先错愕,然后是局促,迅速用手盖住笔记本上的乱涂乱画。憋了半天,才低头老老实实说,我听不懂。    全英授课,大量专业名词,华康讲话的速度又很快,这让只有一个大学英文六级水平的蒋晓鲁很吃不消。    华康讶然,从那以后,他讲课的速度明显变慢,说到发音复杂的词汇时会重复两遍,还会在黑板上用中文标注。    目光有意无意扫过蒋晓鲁,还含笑,意思就是,这下你总能听懂了吧?    被人如此提点,蒋晓鲁不敢再找借口,那段时间,也是她英语水平最突飞猛进的一个月。    久而久之,华康发现蒋晓鲁虽不好学,但是很有态度,也有几分小聪明。    她和同学交谈的时候,笑起来很爽朗,像一把阳光照进你心里。    她很认真,所有的作业上,她的名字永远是中文一笔一划的蒋晓鲁。    她很诚实,偶尔被叫起来回答问题,不会的地方从来不胡说八道,只是看着你摇摇头,说,老师,抱歉。    他的课每周只有两次,神龙见首不见尾。    临近交流结束前,学校有一个欢送晚会,他们这些来做交流的学生要在晚会上表演节目,学校指示,务必和同胞搞好气氛,活跃起来。    蒋晓鲁被人赶鸭子上架似的选送了一首歌。    一首香港电视剧很经典的插曲,全程粤语,蒋晓鲁每天除了上课,就是躲在个没人的地方愁眉苦脸一遍遍地听,偷着练发音。    “nei——你?”    “ngo nei——爱你?”    怎么说怎么别扭。    那天是个中午,草坪上一颗大树后面,华康无声无息站在她身后,温和纠正。    “ngo ngoi nei。”    蒋晓鲁吓了一跳,迅速摘掉耳机站起来:“华老师。”    华康微笑着坐在她旁边,指了指她手里的歌词,用略显生疏的普通话解释:“第一个字,轻点,最后一个字,重,重读。”    说着,他做了个很标准的示范。    蒋晓鲁学舌又字正腔圆的念了一遍,这次进步了很多。    华康给她鼓了鼓掌。    他又拿起歌词,用笔在需要发音注意的地方标上音阶,指导她: “你很聪明,只是不太专心,要是认真做事,一定大有作为。”    “谢谢老师。”    也不知是那天阳光太热,还是歌词里的三个字过于暧昧,蒋晓鲁的脸腾地一下红了起来。    华康意外看了看她,许久,又低下头:“不用和我这么生疏。”他把标注好的纸递给她,“以后每天中午,你要是有空,我在这里教你讲粤语。”    这话蒋晓鲁并没放在心上。    可没想到第二天,华康真在那棵树下等她,给她纠正发音。    蒋晓鲁抱着课本为华康的认真态度哭笑不得。    没办法,硬着头皮走过去。华康微笑,主动递过去两瓶事先准备好的矿泉水。    “我们开始吧?”    纠正发音之后,间隙聊天,华康会主动给蒋晓鲁讲香港的风土人情,讲哪里的云吞面好吃,讲他在英国留学的趣事。    整整十天。    最后告别的时候,蒋晓鲁迟疑一下,终于大胆地问:“华老师,你是不是有心事?”    华康微怔,苦笑:“很明显吗?”    蒋晓鲁点点头。    华康摘掉眼镜,疲倦揉了揉眉心。    发自内心地说:“晓鲁,我很累。”    蒋晓鲁僵了。    不是老师对学生的倾诉,此时此刻,华康的态度更像是一个男人,对自己依赖信任的女人在说话。    他在英国生活的并不如意,因为工作失误被辞退,身后还有大笔欠款。    狼狈回港,被金融商看中,达成经理人傀儡协议,用新闻炒作将他推到风口浪尖上,不得不担负虚有盛名。    他的妻子要和他离婚,分财产,收到法庭诉讼,每天忙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